閑-古汉语通假字字典閑xián
【中古音】:
【上古音】:
户閒切
【通假字释义】:
匣山開二(群元) 闌也。
【正字及释义】:
閒 xián 古閑切 見山開二(見元)
(一)清閑,空閑。
《文選》賈誼《鳥賦》:止于坐隅兮,貌甚閑暇。
李白《廬山謡》:閑窺石鏡清我心。
(二)静,安静。
嵇康《贈秀才入軍》(其五)詩:閑夜肅清,朗月照軒。
嫻 xián 户閒切 匣山開二(群元)
(一)熟習。同嫺。
《詩·秦風·駟驖》:遊于北園,四馬既閑。〔毛《傳》:閑,習也。〕
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閑於兵甲,習於戰攻。
《春秋繁露·五行逆順》:兵入則振旅,以閑習之,因於彼狩,存不忘亡,安不忘危。
前秦·王嘉《拾遺記》:周群妙閑算術讖説。
(二)文雅。
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妖冶閑都。〔《史記》閑作嫻。《説文》曰:嫺,雅也。〕
曹植《洛神賦》:瓌姿艷逸,儀静體閑。
班婕妤《搗素賦》:兩靨如點,雙眉如張,頹肌柔液,音性閑良。
《文選》傅毅《舞賦》:綽約閑靡,機迅體輕。〔李善注:閑,美。閑緩而柔美。〕
《文選》曹植《美女篇》:美女妖且閑,採桑歧路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