贰
江城记忆
蜀山探古·镞
镞:
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打猎的呢?
镞(zú)即箭头,是远古时代人们常用的一种狩猎工具。蜀山遗址的镞出土于第二期和第三期,有石镞、骨镞和铜镞。
第二期出土镞共11件。石镞2件,菱形,其中1件标本(下图7)残长5.5厘米,宽2.5厘米,厚0.7厘米。铜镞共4件,分三式:Ⅰ式1件,双翼形,标本(下图9)长7.1厘米;Ⅱ式1件,三棱形,标本(下图10)铤变形,长10.2厘米;Ⅲ式2件,柳叶形,中起脊,其中1件标本锈甚,长4.4厘米。骨镞5件,有柳叶形、三棱形等,其中1件标本三棱形,长铤,长11.1厘米。
▲手绘图来源
《浙江萧山蜀山遗址发掘简报》
第三期出土的镞为铜镞和骨镞,共8件,除第二期中的Ⅰ式和Ⅱ式各出土2件外,新出现了Ⅳ式和Ⅴ式两种形式。其中Ⅳ式3件,锋作圆锥状,短圆铤,其中1件标本残长4.8厘米;Ⅴ式1件,断面菱形,小铤,残长3厘米。
▲骨镞 河庄蜀山采集
镞配合弓箭使用,使用时安装在竹制或木制的箭杆上。在弓箭出现之前,我们的先民只能使用石块、棍棒等近距离攻击猎物,还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。但在弓箭出现之后,人们不仅加强了自身安全防御能力,还可以猎取一些体型较大、习性凶猛、奔跑快速的动物作为食物。从石镞箭、骨镞箭,到铜镞箭,杀伤力的成倍提升,使我们看到了先民们在自然界中由弱者逐渐走向强者的一个过程。小小的镞,记录着人类在征服自然进程中迈出的一大步。
来源 江城河庄
原标题:《江城记忆·蜀山探古〡镞:我们的祖先是怎么打猎的呢?》
阅读原文